上海市第二届BIM技术应用创新大赛
技术方案奖房建类优秀奖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新建急诊综合楼贴建于既有门诊大楼,总建筑面积11550m2,其中地上6层、面积6700m2,地下2层、面积4850m2,项目集门诊、急诊、医技、手术等功能于一体,具体各层功能分布详见下图。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医院改善急诊诊疗环境、提升急诊服务能级,同时也为医院急诊学科的发展以及更好匹配上海北区医疗急救中心的功能定位奠定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急诊综合楼楼层功能分布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新建急诊综合楼项目
项目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长中路301号
建设类型:新建项目
项目类型:医疗建筑
建设单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代建单位:上海申康卫生基建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BIM单位:上海科瑞真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建成后院区鸟瞰图
项目建成后效果图
BIM应用技术亮点
1、业主支持、BIM咨询单位支撑,各方协同支持模式
在业主的支持与协调下,各参建单位充分利用各自专业性特长,利用BIM技术解决项目问题,共同推进项目高质量完成。首先,业主方提出BIM应用需求和目标、组织基于BIM的论证与决策以及协调使用部门提前介入等。基于业主的要求,BIM咨询单位贯穿项目全过程,进行BIM应用策划、标准和制度建立、应用协调、项目管理支撑以及成果审核和交付等,同时与其他参与方相对接。设计单位基于BIM论证与优化设计方案和成果、进行设计协调与施工交底等,施工单位基于BIM论证与优化施工方案,进行质量、安全和成本等目标控制,运维部门基于BIM提出全寿命期信息集成方案、运维模型转化、运维平台构建等,从而形成了各单位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协同的应用模式。
2、整体规划,特色聚焦“BIM+”创新应用
该项目建设初期便制定了全生命周期的BIM实施规划,在国家和地方标准、BIM应用指南基本应用点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特色,发挥“BIM+”创新应用模式,以BIM为建筑信息载体,借助复杂工程项目管理手段提高应用广度,结合SPEC技术规范要求开拓应用深度,依托云平台实现全过程信息集成,通过“BIM+PM+SPEC+云平台”的管理模式,助力医院建筑智慧建造,确保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目标的实现。
3、智慧平面布局及流程设计
(1)高效沟通:借助BIM+云平台,与临床科室实时交流,提高沟通效率、落实科室需求;
(2)正向设计:面向医院运行临床科室需求,结合SPEC技术参数,先于室内设计招标,生成BIM科室布置模型,将用户需求辅助于专业设计;
(3)利用BIM碰撞检测功能消除不同专业、管线冲突;利用参数化模拟呈现不同方案,直观、高效进行项目决策,提升设计质量;
(4)利用BIM+VR技术,提供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给医务工作人员带来浸入式体验。
4、智慧施工及现场管理
(1)全过程4D BIM,先模拟后施工,实现进度把控,提前预演,梳理各阶段交通组织中的风险防控点,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
(2)专项工程虚拟建造,针对MRI等大型医疗设备,提前规划安装路径,确保施工合理性,解决场地紧凑及施工不停诊难题,满足医院开办需求
(3)BIM+逆作法,提前模拟各阶段交通组织风险防控点,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医院正常运营
(4)云平台现场管理:现场工况、定点检查、基坑监测、工程验收、文档管理等实现信息共享,打造全过程、数字化、动态化的现场管理。
5、项目应用成效
本项目在方案制定、进度和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充分利用了BIM及云平台技术虚拟化、可视化、协同化、可及性等优势,具体应用成效如下:
(1)与临床实时交流,提高沟通效率、落实科室需求,已获得科室建议120余条,涉及检验、放射、药房、手术室、急诊等将近十几个科室,落实率接近100%,有效降低了“因科室需求沟通不充分而导致后期返工”的风险;
(2)利用BIM三维展示及碰撞检测功能消除不同专业、不同管线之间的冲突,通过BIM碰撞检测共发现200余处碰撞点,确保图纸质量、减少后期签证发生率、有利于项目整体投控目标的实现;
(3)BIM工程量计算与传统清单工程量计算进行对比,便于院方分析量差,确保招标环节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对比共发现9项较大量差,其中土建部分3项、安装部分6项,有效降低了后期施工单位进行量价索赔的风险;
(4)结合SPEC技术文稿,完善招标技术标文件,明确主要设备材料的各类技术参数,涉及水、电、暖、装修4大专业、共计21分项、近40种设备和材料,各投标方均在同一细化的标准下报价,有效提升了项目的整体招标控制力;
(5)BIM+拟作法,调整施工方式(由大开挖改逆作法),结合BIM模拟、分析功能,对施工各阶段医院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模拟、优化,形成专题分析报告,提出各阶段交通管理措施共计10项。提前预演,梳理各阶段交通组织中的风险防控点,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了医院的正常运营;
(6)通过全过程运用云平台技术,实现平台资源共享,打造数字化,动态化、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大幅提高施工效率。截止目前,共收集项目现场图文733条,现场工况115条,定点检查290次,基坑监测252次,形成文档近7623份;
本项目通过“BIM+”技术的创新应用,对优化设计、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医院正常运营等方面实施信息化管理,有效减少了项目开展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增强了对各类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项目平稳有序推进、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