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建设工程的精细化管理需求与日俱增。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始终将提升建设领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作为重点任务,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这其中,以BIM技术为基础,逐步构建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督管理体系,是有效提高工程监管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
近十年来,上海市各部门越来越重视BIM技术在监督管理方面的应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BIM监督管理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BIM监管政策呈现“范围扩大化、手段智能化、规则精细化、流程闭环化”的演进路径,核心目标是构建以BIM为底座的数字化政府监管体系,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审批效率与质量安全管控水平。
1、政策发布趋势
上海市BIM技术推广应用始于2015年,BIM监督管理的政策也从推广开始,并随着推广力度的加大而更为全面和精细化,图1为上海市近十年关于BIM监督管理政策的发布趋势。
图1 近十年上海市BIM监督管理政策发布趋势
2、监管范围扩大
(1)初期(2015—2017年):聚焦试点项目(如保障性住房)和基础规则制定(审批流程、报审标准)。
(2)中期(2018—2022年):拓展至政府性投资、新城区域项目,并纳入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
(3)近期(2023—2025年):覆盖全类型项目(划拨/出让用地)、全生命周期(规划→施工→运维),并探索跨部门协同监管(如规资局、水务局参与)。
3、监管方式变化
探索BIM智能辅助审图的方式,提升施工图审查效率和勘察设计质量。2021年提出研究BIM+AI审查技术,2022年试点施工图AI辅助审查,2023年上线BIM智能辅助审查子系统(2024年2月正式运行),并通过施工图阶段BIM审图和竣工模型验收,实现BIM全生命周期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