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全院用地面积86168㎡。本项目是一幢集实验、科研、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科研综合楼和一个智能立体车库。科研综合楼为地上18层,地下2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面积4808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1700㎡,地下建筑面积为16380㎡。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科研综合楼
项目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
建设类型:改扩建项目
项目类型:医疗建筑
建设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设计单位:上海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BIM咨询单位:上海汉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汉智集团)
项目效果图
BIM技术应用亮点
本项目 BIM 技术的应用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及交付阶段。施工准备阶段重点施工方案模拟比选、工程量计算、碰撞分析;施工阶段重点BIM 工程量计算、4D 模拟、重大设计变更跟踪、施工现场辅助管理与跟踪、竣工模型整合;竣工及交付阶段主要应用于结算 BIM 工程量计算、运维模型处理、运维应用等。
1、业主驱动+BIM 咨询单位主导、全员参与的应用模式
业主驱动+BIM 咨询单位全程参与,在项目早期阶段将主要的施工管理、设备厂商、材料供应商、专业分包单位等聚集到一起,与设计方和业主一起共同将质量、美学、建造可能性、经济可行性、及时性及无缝流程融入设计的生命周期管理,并实现最佳组合。基于此种 BIM 驱动模式,逐步改变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和医疗建筑管理,在协同概念的工作方式下,使用者不仅可以在规划阶段身临其境地体验未来成果,而且每个阶段的模型都将为未来的资产与设备管理、运营管理提供支持。
2、BIM应用于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后勤运维全过程
通过多维技术的渲染,以动画形式将施工步骤、施工要点等进行演示,减少平面图画分析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也减少了图纸分解的过程。以BIM为依托,将不同的施工方案和设计等录入并进行演算,对比找出最优方案选择实施,提高施工效率。
利用BIM的5D模型,将工程的耗费与进度结合展现,再通过量化核算,为施工方案的资源控制提供前置性依据。利用BIM技术有效地将工程施工的基础性数据进行搜集和整合分析,在资源消耗方面可以做到用量限额,减少开支。特别是BIM极具代表性的碰撞检查,较为准确地模拟出施工情况,帮助优化预设方案,从而减少了返工可能。
精确掌握各种数据和各个进度的演化可能,再与计划消耗、实际消耗等进行多算对比,最终作用于用材、采购环节,实现对成本和风险的有效控制。以大量数据为支撑的,加上现场监控,决策层能够及时地在人员调动、资源匹配和进度控制等方面作为决策。
3、解决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凸现了应用的经济价值
基于BIM的算量软件,快速进行工程量的计算,生成符合国家标准和地区规范的报表。在本项目中利用BIM技术对建模的工程量与招标清单工程量进行对比,有效的将工程量误差控制在3%以内;
1)碰撞检查,BIM帮助总包及专业分包单位在实施过程前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院沟通,对相关部分进行合理调整,消除误差,优化施工图的准确度,保障设计质量,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返工,控制工程造价;BIM施工期内共解决1916个碰撞问题,生成碰撞报告共8份,共235页。
2)优化场地布置,钢筋棚移位等临时设施的摆放,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施工场地。合理调度泥浆车,渣土车等协同施工模拟演示,辅助现场施工组织安排。基于BIM的场地布置情况下,在原计划施工工期的基础上,缩短桩基结构施工的工期13天。
3) 导入项目计划Project施工进度表,将按流水段工作面与计划工期相关联,实时更新计划时间与实际时间内模型颜色进行对比,分颜色显示当前施工状态,并将进度情况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推送给管理各方,有效地把控了整体的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工。
4)基于移动端对现场的管理,通过 Fuzor 协同软件平台,利用IPAD 配合现场施工技术人员针对现场施工的情况进行施工可视化指导,辅助监理单位运用 Fuzor 移动端平台进行施工管理与检查,共发现了157处因施工不过关的质量问题。
4、与医院后勤管理系统对接,建立基于BIM的后勤一站式智能管理系统平台
建立了基于BIM的后勤一站式智能管理系统平台,把基建过程中的每个设备参数、安装位置、实时动态情况等工程数据和建筑模型结合一起呈现,后勤运维数据管理关联,用三维可视化完全替代原先的资产管理、图纸管理,数据直接导入运维阶段,实现基建与运维管理的融合;
融合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后,平台通过动态实时数据采集结合BIM模型数据导入,确保后勤运营设备能够实时可靠地全局可视,使用先进的用户界面构建全院三维实时报警和数据展现,在一个屏幕上完成全院远程实时监控;将建筑设备自控(BA)系统、消防(FA)系统、安防(SA)系统及其他智能化系统和建筑运营模型结合,形成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运行管理系统和运行管理方案。
成功运用施工到运维的信息交换标准,并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定义数据标准化接口,打通医院从基建到运维的标准化流程,和专业厂商联手开拓了中国医院的基于BIM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平台。
5、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及设备自动控制
BIM结合医院物联网技术做到故障实时报警、实时响应,将原先1-2小时的响应时间缩短到3分钟,时效性提升20-40倍。让维修人员工作负荷大大降低,优化人力资源。BIM配合设置设备定期维护(或预防性维护)计划与流程,使设备得到适当的维修保养,提高运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换的费用。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能耗、设备运行情况等等,后续的大数据应用也在逐步实施中。